浅析现有公链市场格局的特点
一、概要
什么是公链?
区块链根据是否需要许可分为公链、私链、联盟链。
公链即公有区块链,指不受任何人或组织控制的区块链,每个人都可以访问、读写数据,本质上是全球共享的数据库;而私链与联盟链则是由个人或组织控制,不能自由使用,这其实已经违背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初衷。
其中中国只允许做私链和联盟链,而其他国家已经转向公链。
经过多年发展,海外区块链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不断涌现出各种应用,生态越来越丰富,而中国的区块链行业却一直都难以落地。
时间已经证明,公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公链作为Web3世界的底层技术,所有的Web3应用都基于公链,研究现有的公链市场格局以及不同公链的特性,对于我们进Web3世界进行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们只有知道底层公链的特性,才能设计出真正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Web3应用。
因此,本文将对现有的公链市场格局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区块链的特性进行拆解。
二、生态纵览
区块链世界地图(来自Kyros Ventures)
1.世界的中心:Ethereum
如果把区块链领域看作一个大的世界,那么每一个区块链就是一个独立的板块或国家。
因为每一个区块链都是一个生态系统,不同的链,特性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土壤上会生长出不同的生态和应用。
在区块链世界地图中,最中心的位置就是Ethereum(以太坊),这是整个世界中最繁荣的土地。
区块链世界已经经过了不同阶段的更迭,区块链1.0阶段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公链,区块链2.0阶段则是以以太坊为代表的智能合约公链。
以太坊通过智能合约这种方式建立起了一个世界级的计算机平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应用,因此也有着最丰富的生态。
但是以太坊也有着自己的问题,由于自身的性能受限,产生了网络拥堵和费用过高的问题,这也就给了其他公链生存的机会。
同时,以太坊也在不断地改变,解决自身的问题。
目前,以太坊扩展的路径两种:
第一种是在以太坊区块链这一层进行扩展,通过分片扩展区块链本身,分片本质是对数据库进行分区,然后分区存储查询;
第二种则是在以太坊区块链上面一层进行扩展,也就是L2的扩展方案。
L2很重要的特点是:将资产锁在以太坊主网的智能合约里,在链外做交易和计算。
主要的L2扩展方案有:
(1)侧链Sidechains
定义:独立的区块链,与以太坊主网平行运行、独立运作,侧链更像是兼容EVM的L1。
缺点:安全性弱(一般节点少)
代表玩家:Polygon
(2)状态通道Channels
定义:状态通道允许用户进行多次脱链交易,仅向以太坊网络提交两次交易,一次在打开时提交,一次子啊关闭通道时提交;
缺点:建立通道和监视恶意行为需要时间;资金在通道有效期内被锁定;
代表玩家:比特币的闪电网络、以太坊的雷电网络;
(3)卷叠Rollups
定义:计算转移到链下,摘要数据返回链上,可以类比考试,试卷上仅写上结果和关键步骤,计算过程写在草稿纸上,因此只在L1传输数据摘要,要比在L1存储和计算负担少且便宜。
现状:分为两派,其中ZK Rollup的通用性差,而Optimistic Rollup的通用性较好,开发者可以通过更少工作量就将代码从以太坊迁移到二层。因此,短期看乐观(Optimistic),长期看ZK。
2.庞大的EVM生态
围绕着以太坊,有几座大岛以及无数的小岛。
它们在合约层都兼容了以太坊的EVM虚拟机,本质是适配以太坊的开发标准。
兼容了EVM之后,以太坊上的应用就可以很容易迁移和复制到自己的生态里,相当于共享了以太坊的资源和流量,因此他们可以被统一看作EVM生态。
其中几座大岛分别是BSC、Avalanche、Polygon。
(1)BSC
BSC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资产交易所Binance(币安)发行的区块链,背靠交易所庞大的用户与资金,从2019年创立以来,用户量和市值迅速排到公链前三。
BSC前四五个月,大量项目直接复制以太坊代码,换了UI,在BSC上重发了一遍,几个月时间就走完了以太坊几年的路。
有一些项目经常出现割完韭菜就跑路,短时间内跑路频发,似乎频率很高,因此被很多用户戏称为“土狗链”,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新公链的必经之路。
目前,很多链游新项目出现在BSC上,因此链游是BSC有竞争优势的领域。
(2)Avalanche
Avalanche的定位是商业化去中心化金融平台,在企业级合作上资源占优,企业合作带来了影响力和叙事性。在Avalanche的子网中,有两个非常火的游戏, DeFi Kingdoms和Swimmer Network。
Avalanche的特殊点在于共识机制和三链架构:
共识机制:核心思想依赖于抽样投票;
三链架构:X链即交换链,用于创建和交易链上资产;P链即平台链,用于协调验证节点;C链即合约链,用于创建和执行EVM智能合约、构建DApp。
三链分工不同,与所有处理操作集中于一条区块链相比,提升了速度与可扩展性。
(3)Polygon
Polygon本来是侧链解决方案,后重新定位为二层扩容方案的聚合器,希望构建一个通用的框架,让所有的扩容方案都能轻松简单兼容以太坊,并相互连接。简单说,就是构建以太坊的区块链互联网。
在Polygon生态中,可以构建两种不同类型的链,独立链和安全链。
独立链可以有自己的共识模型,因此不如使用以太坊模型的网络安全,但是更灵活;
安全链可以由以太坊直接保护或者Polygon生态验证器保护,使得比独立链更安全,但是灵活性差。
Polygon的网络架构的独特之处在于,能使开发人员混合和匹配不同的扩展功能,而无需选择一个。
3.非EVM生态
在区块链世界的南北两极,分布着大量不兼容EVM的区块链,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Solana和TRON。
(1)Solana
Solana定位是为大规模应用提供高性能和低费用的公链。
为实现这一目标,Solana采用了 PoH(工作历史证明)机制:
区块链上的时间戳是完全同步的,所有节点都共同维护这个公共账本,以保证区块链的可信度,但这也会导致效率较慢,比如以太坊生成一个区块就需要间隔15分钟。
而Solana则允许每个节点生成本地的时间戳,这样就无需等待整个区块链网络来同步更新数据及数据状态,从而提高了整体效率。
这将Solana的平均出块时间压缩至400毫秒,对于绝大多数DeFi交易来说,手续费也可忽略不计。
借助PoH(工作历史证明)机制,每个节点都可以创建历史记录,以证明某个事件在特定时间发生过。
当然,获得了极致的性能,牺牲的就是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之前Solana曾发生过网络中断。
由于NFT的出圈,Solana借助NFT项目迅速起量,成为了头部公链。
(2)TRON
TRON波场是目前中国第一公链,市值位于前15名,也是头部公链中的唯一华人链。
波场同样主打的高性能,具有更低的交易费率和更高的速度,但是去中心化程度低、安全性差,这点或许也是波场市值迟迟不能上涨的原因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波场转账USDT完全免费,这是其他网络难以匹配的优势。
在整个稳定币市场中,基于波场TRC-20发行的USDT更是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TRC-20 USDT发行量已经全面超越以太坊版本的USDT,成为占总发行量第一的USDT版本。
波场采用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代理权益证明)共识机制,高计算性能节点被用户选为网络维护节点,从而保证整体网络的TPS。
DPoS的原理可以类比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每位持币人都有权投票选出代理节点,持币量少的人也能参与投票,根据投票结果,得票最多的节点就会承担起生成新区块的责任。
如果哪些节点没有完成记账的任务,就会被网络选出新节点来替代它们。这样就大幅度地减少了区块创建和确认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和算力成本。
4.Cosmos生态
除了以太坊生态集群,区块链世界还有另外的两个区块链生态集群。
先看下Cosmos生态集群。
本质上,Cosmos是一个发链与跨链协议。
Cosmos期望打造一套区块链通用的开发框架并解决跨链问题,使多链宇宙成为可能。开发者可以借助这个框架,快速定制开发自己的链。
Cosmos包含三个基本组件:
(1)Tendermint共识协议:将复杂的网络层和共识层的开发通用化或者封装。使开发者可以专注于业务层面的研发,并在应用层支持多种编程语言;
(2)Cosmos SDK:提供了目前区块链的基本功能模块,大大减少了开发成本,避免了重复造轮子的开销;
(3)IBC(Inter Blockchain Communication,跨链通信协议):解决了Cosmos生态内各链的通信、资产转移等问题。
在Cosmos生态集群中,有一个最大的“死链”:Terra。
Terra曾是整个行业市值排名前五的区块链,市值比Cosmos母链的价值都要高,但是在2022年5月时,由于算法稳定币UST脱钩,经济系统迅速崩溃,导致Terra生态都遭到了巨大破坏。
因此,Terra变成了Cosmos生态区块链集群中的“死火山”。
5.Polkadot生态
Polkadot(波卡)是一个区块链网络,不是一条区块链。与Cosmos一样,Polkadot能够一键发链。
波卡提供托管区块链服务,帮助处理生态中区块链的安全性和交易,能够将波卡生态内的区块链与生态外的区块链进行连接(如以太坊和比特币)。
官方目前支持100个平行链插槽,50个用于竞拍(质押资金进行使用)、30个用于平行线程、20个用于系统平行链。
系统平行链包括比特币网络、以太坊、去中心化交易所、稳定币、DEX等,就像一个商场招商,不光需要银行网点,还有步行街、酒店、超市等配套设施,构建一个基本互补的生态,引入流动性。
为什么要拍卖平行链插槽?
波卡主链就像是一个有着很多插孔的插排,插槽与波卡主链链接,受限于区块链技术和现有计算机技术限制,插槽数量有限。
最终竞拍者所使用的资金将被锁仓,直到插槽使用期限结束后返回给竞拍者,也就是说,竞拍者最终没有花一分钱就得到了插槽的免费使用期限。
我们会发现Cosmos和Polkadot都是为了实现多链生态,那Cosmos和Polkadot(波卡)之间有什么异同呢?
生态:Cosmos生态更开放,无需许可,任何开发者可使用CosmosSDK开发区块链,因此发展更加迅猛;Polkadot生态相对封闭,有一定准入门槛,需要竞拍平行链插槽。
安全性:Polkadot生态整体更安全,因为依赖于Polkadot自身的信用,生态中的所有链具有同一级别的安全性;而Cosmos生态中的各链安全性参差不齐。
在波卡生态集群关联的还有一个生态叫做Kusama,Kusama网络是波卡上线前的一个测试网络。
Kusama 网络的各方面设计和波卡几乎一样,相当于波卡主网上线前的实验性网络,并且不会消失,会长期存在。
因此Kusama 并不完全是一个测试网,而是一个高度实验性版本的波卡网络。
6.上古巨兽Bitcoin
虽然现在的区块链世界地图已经看起来非常繁荣,但整个行业的起点都来自于Bitcoin(比特币网络)。
2008年,中本聪发表《比特币白皮书》,区块链技术首次被提出,比特币是区块链行业的第一个应用,也是目前最成功的一个应用。
作为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比特币具有最大的用户基础、最广泛的共识以及最稳定的区块链网络,因此比特币一直在加密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是一切加密资产的价值锚定物,被称为“数字黄金”。
比特币已经成功运行了十多年,期间也在不断围绕着比特币网络构建新的应用,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1)DeFiChain:DeFiChain是比特币网络的一个分支,定位是专门为开放式金融打造的区块链
(2)RSK:RootStock(RSK),中文名为根链,根链是比特币的侧链,提高了转账速度,并增加了BTC智能合约系统。
(3)Stacks:一个建立在比特币网络上的智能合约系统。
相比以太坊生态,比特币网络生态规模较小,但是两者定位也完全不同:比特币构建的是Web3世界的货币体系,而以太坊则构建的是区块链世界的应用开发平台,因此比特币是数字黄金,以太币是数字石油。
比特币依旧是整个区块链世界的核心组成部分。
7.跨链
每一个区块链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数据库,这就造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因此为了打通不同网络之间的流动性,并方便地迁移资产,跨链成为刚需。
这就像在一座座孤岛之间搭建桥梁。
关于链间互操作性,有三个阶段:
(1)资产跨链(目前处于第一阶段)
用户执行资产跨链有三种常用渠道:
一是利用中心化交易所等中心化服务商,将代币提至目标链上;问题是无法覆盖所有生态,多次兑换有手续费损耗;
二是跨链桥,在两条公链之间提供桥梁通道,将原生资产托管在这座桥上,一条链通过预言机功能获取另一条链的资产交易情况,1比1映射到另一条链上;
三是跨链聚合应用Swap(第三方跨链桥),通过将不同链上资产的流动性聚合起来,构建跨链交易池,用户可以在池中完成不同链上的资产兑换;
(2)自我跨链
头部的Dapp应用自我跨链,自己去对接主流的L1或L2,不依赖外部跨链桥。
典型代表:Compound和AAVE
(3)协议跨链(终极解决方案)
做到完全打通各个链之间的互操作性,做到链间消息的传递,而不只是资产转移。
典型代表:Cosmos的IBC、波卡的XCMP
三、总结
上文对区块链世界地图进行了拆解分析,整体可以汇总为这个思维导图。
在区块链2.0阶段,以太坊是智能合约公链之王,但是以太坊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以太坊自身不进行改进,那么以太坊领先地位会其他公链的革命者大幅削弱。
中短期内,区块链行业是多链共存、一超多强的格局。
不过,整个行业还处于早期的阶段,市场在持续增长,因此也在不断涌现出新的公链去满足不同场景的用户需求,能够基业长青的公链一定是能够满足特定场景下用户需求的公链。
而作为Web3行业从业者,只有了解不同公链的特性,才能在应用层设计出能够契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任何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